星期二, 3月 04, 2008

Tubular vs. Clincher

Tubular

顧名思義就是管狀的輪胎,因為輪胎可以直接打氣,所以不需要內胎,不過如果刺破的話修補會挺麻煩。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83.jpg_###}



因為全部是圓筒狀的

所以只能適合特殊形狀的輪圈: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82.jpg_###}



因為輪圈整個是圓滑的 (所以也不需要用襯帶)

沒有任何溝槽可以卡住輪胎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74.jpg_###}



所以安裝這類輪胎時需要用



管胎膠: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85.jpg_###}



用法跟一般膠水一樣,先塗在輪圈與輪胎接觸面上,接著再將管胎黏上



雙面膠: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78.jpg_###}



這東西就挺方便,一面先黏上輪圈,接著上管胎之後再將貼紙撕掉就可以黏好了,乾淨、方便、又減少手被黏到的機會。



不過不管是用哪種膠,都需要時間來確實黏著。



Clincher



因為接觸輪圈那面有開口,也可以叫Open胎。也因為有開口,必須使用內胎才能打氣將輪胎撐起。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77.jpg_###}



輪圈必須搭配有溝槽的才能安裝: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76.jpg_###}



輪圈兩側有溝槽可以卡住輪胎,

也因為這類型的輪圈,

大部分在內面有鑽孔來安裝鋼絲頭,

為了避免內胎受壓力被擠入切削的孔而導致爆胎,

會再需要襯帶來保護內胎。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80.jpg_###}



前陣子也有推出了一個新產品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84.jpg_###}



好處是

簡單:直接一顆一顆塞到鋼絲孔內就好了, 要換哪顆鋼絲頭就拆哪顆plug下來。

輕量:32個才5g, 比一條襯帶還輕。

抗壓:輕輕鬆鬆,抗壓力就超過400psi。

空間:增加輪框空間,讓安裝內胎及外胎更加容易。

可惜只能裝在8mm的鋼絲孔上,

也許過了一年,有更多對應的產品出現,

然後,台灣還沒看到過,我灌。



以上兩種輪圈跟輪胎是最基本的組合

進年來

拜科技以及科技的進步

又多了許多種類的商品可以選擇



Clincher Tubular



能夠模擬管胎的路感,

又有溝槽能夠安裝在一般的輪框上。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75.jpg_###}



再來就是不需要襯帶的Open框,

與內胎接處表面是平滑的,

不會傷到襯帶。 (就我所知Mavic, Fulcrum這幾家都有這輪組)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79.jpg_###}



最後

就是很多人不敢使用的 Road Tubeless 無內胎系統



{###_darknight/36/1210380481.jpg_###}



表面上是說的很漂亮

比一般的 Clincher + inner tube 輕,

又可以輕易的安裝、移除等等

不過想到輪框的選擇我就頭大

現在只有Shimano的Dura Ace 7801 SL (可是測試時是跟Mavic配合,為何反倒是Shimano出了產品?)



==============



這只是一些我大概想得到的東西

至於為何用管胎

我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高壓跟路感



不過 Vredestein 也有出 Clincher 超高壓胎,

再不然也有 Tufo 的 Clincher Tubular 可以選擇,

真的有必要去用到管胎嗎 (以一般低框來說的話)?



板輪好像沒啥話可以說,就只能上管胎啦!



說到底,我好像純粹以經濟性、實用性跟方便性來考量而已,哈。



{###_darknight/5/1096632362.jpg_###}

這樣有沒有懂啊?

7 則留言:

  1. 老師我聽不懂

    可不可以再講一次

    回覆刪除
  2. (翻開筆記本)

    重點是最後一張老師要耍帥的照片...

    前面都可以直接跳過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這張照片怎麼帥成這樣!!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痞子開始灌迷湯了...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對啊

    他一直都走噁心路線

    XD

    回覆刪除
  6. 痞子帥要改成「三碗滴嘴甜甜」

    回覆刪除